2020年11月14日 星期六

中醫分享癢、酸、痛、麻、木、脹

 中醫分享


中醫認為癢、酸、痛、麻、木、脹這六者的出現與人體氣血運行狀態有密切關係

1. 癢:氣和血正在過來

「身體某部位發癢」如果身體有某地方癢,表明氣和血都在過來。

一般傷口癒合的時候都會發癢,特別的是結痂的時候,這說明氣血正在朝這個部位來,來修復受傷的部位。有很多人背容易癢,是因為背部的太陽膀胱經很大條,氣比較足,而背上濕氣比較重,氣血想把濕氣排出體外,就有癢的感覺。


這種不是全身癢的情況偶爾出現倒也不是壞事,說明身體氣血在幫助修復。當然全身都癢並且一直在癢或者其他各種病理的癢就另當別論了。


2. 酸:氣血不足

「身體某部位發酸」如果身體有某地方發酸,表明經絡是通的,但是氣血不足。

想想身體哪裡最容易發酸,好多人都會說是腰酸或者眼酸吧。

腎就在腰部,如果累著了或者精力消耗太過,就是腎動力不足(腎虛),腎的氣血不足就會腰酸了。看東西久了,眼睛酸澀,是肝氣血不足了。


如果出現了酸的情況,很大可能是因為氣血不足了,應該及時補養氣血,讓身體得以補充氣血恢復健康。


3痛:有血淤

「身體某部位發痛」如果身體有某地方發痛,表明體內有血淤。單純性的痛是因為有血淤,中醫認為「通則不痛,通則不痛」,可見痛和氣血不通、血瘀有密切關係。不同部位的疼痛原因不同,但總的來說是缺乏合理運動,飲食和作息不規律,容易生悶氣導致的。


避免疼痛的方法就是保持好心態,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運動

「痛」和「疼」不一樣,一般來講「痛」是內部的,因為瘀血不通造成的,而「疼」更多的指的是因為皮膚破損有傷口而導致的神經性的「疼」感。



4.麻:氣能到達,血過不來

「身體某部位發麻」如果身體有某地方發麻,表明體內的氣能到達,而血過不來了。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時蹲久了,下肢會發麻。因為血管被壓迫時間長了,肌肉組織有點缺血了。


頸椎病患者一般會感覺兩手發麻,就是由於頸椎壓迫導致血液不暢通。有些人生氣之後手指、嘴唇等末梢也會發麻,中醫認為這是由於怒則氣上,氣的運行速度超過了血液,導致多氣少血,而出現麻的表現。


5. 木:血和氣都過不來了

麻得厲害了,就是木,是血和氣都過不來了。如果我們繼續蹲更久,連氣都缺了,那神經系統也感覺遲鈍了。如果沒有身上沒有受到壓迫但是也有「麻」的感覺,很可能就是因為血被堵住了。麻久了還會木,因為氣血失了濡養,都過不來了。這需要我們保持良好的心情,多親近大自然,七情不要太過。


6. 脹:氣太足。

「身體某部位發脹」如果身體有某地方發脹,表明氣太足。(比較愛生氣的人容易脹)一個人經常生氣。若體內的氣出不去就會鼓脹。胃脹氣,頭脹、肢端脹,都是氣太足,沒找到出口。遇到脹就簡單了,注意控制情緒不要經常生氣就好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2022量子檢驗暨花精與波頻醫學應用論壇

  2022量子檢驗暨花精與波頻醫學應用論壇 主辦單位: 聯合國華人友好協會,世衛NGO養老產業協會 合辦單位: 世界養生委員會,海峽兩岸生物科技協會,中華經濟報 協辦單位: 世界聯合国家論壇報社,聯合國媒體合作中心 時間: 111年5月22日全天(AM08:30報到) 地址: ...